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中微5nm刻蚀机突破,中国芯“弯道超车”?

发布日期:2022-04-26 点击率:83

华为的麒麟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支持其独特的RYYB传感器技术,是华为可以与其他品牌手机抗衡优势之一。如今华为麒麟芯片无法再生产,那华为也随之丧失优势吗?在未来市场上的占比可能会被其他品牌替代吗?

其实不是,现在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在以最快速的方式发展起来,中国的中微公司就是最好的代表。

中微公司是被誉为“硅谷之神”的尹志尧先生一手创立的,现如今已然发展成,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的龙头企业。

辞去百万年薪归国

1968年尹志尧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毕业工作十年后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化学系硕士,随后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并获得了物理系博士学位,1985年进入硅谷公司工作。

1986年尹志尧被LAMResearch团队挖做介质刻蚀机,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就让LAM成为国际最大的刻蚀机公司,当时市场上40%的刻蚀机都由LAM出货,这时的尹志尧是行业内公认的大神,各家公司都想将他挖进自家公司,这也包括应用材料的高层。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应用材料终于在LAM管理出现动荡时将尹志尧请进了自己的团队,在应用材料的十几年里,尹志尧带领应用材料快速发展,应用材料坐上了全球最大刻蚀机公司的位置。

2004年,尹志尧听从好友建议打算辞职回国做中国自己的刻蚀机,可是应用材料根本就不愿意放人,他们明白这个将两家刻蚀机公司推向全球第一位置的能力有多强,一旦他回到中国必然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但尹志尧铁了心要回国,于是应用材料将尹志尧的所有资料和设计全部没收,历经阻挠的尹志尧回到上海后就成立了中微公司,开始做起了介质刻蚀机。

雪中送炭的中微

尹志尧没回国时,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几乎都依赖进口,当时尹志尧要回国的消息在业内传开后,大家高呼中国半导体行业要崛起了。因为这时的尹志尧已经身怀60多项专利,从业近二十年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尹志尧这次回国不仅是他自己回来,他还说服了十多名亚裔的技术人员。由于原来的资料和图纸被原公司没收,回国后他们“白手起家”从65nm的介质刻蚀机研究起来,经过四年的研究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刻蚀机亮相,这亮相瞬间填补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空白。

不过,这一亮相让尹志尧的老东家LAM和应用材料气地将中微告上了法庭,说中微公司盗取其专利,但无疑是两家公司着急跳脚恶意抹黑中微。这场官司持续了十一年,也没能将中微公司告到,2019年只能以和解告终。

刻蚀机行业巨头的中微

2017年中微参与研发的华为970麒麟芯片问世,芯片是一块AI硬件处理单元,可以更快速,更大量的处理AI数据,这一芯片问世让华为手机成了区分于其他品牌手机的重要部分。

2018年12月中微宣布他们公司的团队已经突破刻蚀机5nm的技术,这一发布引起了全球轰动,这时刻蚀机普遍还在使用7nm的技术,但是中微这一消息的发布,很多新闻人和媒体表示,直接让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实现“弯道超车”走上全球领先位置。中微尹志尧博士就很抗拒‘弯道超车’这样的高帽子。

尹志尧博士曾表示,“不要老把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另一高度,更不要让一些新闻人和媒体搞吸引眼球的不实报道。对我和中微的夸大宣传搞得我们很被动……过一些时候,又改头换面登出来,实在让我们头痛。”

2019年中微公司交付5nm刻蚀机。台积电表示中微5nm刻蚀机达到5nm芯片生产要求,中微的刻蚀机进入生产线。交付5nm刻蚀机后的中微已进入了3nm刻蚀机的研究,3nm刻蚀机有望面世。

同年,中微半导体成功登陆科创板,中微公司实现营收19.47亿元,同比增长18.77%。截至2020年12月10日,中微半导体市值已经突破850亿,已经成了全球刻蚀机的6大龙头企业之一。

虽然一些“禁令”都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但我们都知道天无绝人之路,方法总比困难多,中国半导体行业在这些禁令的打压下将会慢慢站起来,摆脱发达国家对于技术的束缚。


下一篇: IST AG:传感器细分赛

上一篇: 两次测珠峰深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