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20 点击率:53
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有用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的一种技术方法。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论中,数据压缩或者源编码是按照特定的编码机制用比未经编码少的数据位元(或者其它信息相关的单位)表示信息的过程。例如,如果我们将“compression”编码为“comp”那么这篇文章可以用较少的数据位表示。一种流行的压缩实例是许多计算机都在使用的ZIP 文件格式,它不仅仅提供了压缩的功能,而且还作为归档工具(Archiver)使用,能够将许多文件存储到同一个文件中。
对于任何形式的通信来说,只有当信息的发送方和接受方都能够理解编码机制的时候压缩数据通信才能够工作。例如,只有当接受方知道这篇文章需要用英语字符解释的时候这篇文章才有意义。同样,只有当接受方知道编码方法的时候他才能够理解压缩数据。一些压缩算法利用了这个特性,在压缩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例如利用密码加密,以保证只有得到授权的一方才能正确地得到数据。数据压缩能够实现是因为多数现实世界的数据都有统计冗余。例如,字母“e”在英语中比字母“z”更加常用,字母“q”后面是“z”的可能性非常小。无损压缩算法通常利用了统计冗余,这样就能更加简练地、但仍然是完整地表示发送方的数据。如果允许一定程度的保真度损失,那么还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压缩。例如,人们看图画或者电视画面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注意到一些细节并不完善。同样,两个音频录音采样序列可能听起来一样,但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有损压缩算法在带来微小差别的情况下使用较少的位数表示图像、视频或者音频。由于可以帮助减少如硬盘空间与连接带宽这样的昂贵资源的消耗,所以压缩非常重要,然而压缩需要消耗信息处理资源,这也可能是费用昂贵的。所以数据压缩机制的设计需要在压缩能力、失真度、所需计算资源以及其它需要考虑的不同因素之间进行折衷。一些机制是可逆的,这样就可以恢复原始的数据,这种机制称为无损数据压缩;另外一些机制为了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允许一定程度的数据损失,这种机制称为有损数据压缩。然而,经常有一些文件不能被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压缩,实际上对于不含可以辨别样式的数据任何压缩算法都不能压缩。试图压缩已经经过压缩的数据通常得到的结果实际上是扩展数据,试图压缩经过加密的数据通常也会得到这种结果。实际上,有损数据压缩也会最终达到不能工作的地步。我们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压缩算法每次去掉文件最后一个字节,那么经过这个算法不断的压缩直至文件变空,压缩算法将不能继续工作。
数据压缩的方式非常多,不同特点的数据有不同的数据压缩方式(也就是编码方式),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 [1] (1)即时压缩和非即时压缩比如打IP电话,就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同时进行压缩,然后通过Internet传送出去,这个数据压缩的过程是即时进行的。即时压缩一般应用在影像、声音数据的传送中。即时压缩常用到专门的硬件设备,如压缩卡等。非即时压缩是计算机用户经常用到的,这种压缩在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没有即时性。例如压缩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一段音乐等。非即时压缩一般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直接在计算机中安装并使用相应的压缩软件就可以了。
(2)数据压缩和文件压缩其实数据压缩包含了文件压缩,数据本来是泛指任何数字化的信息,包括计算机中用到的各种文件,但有时,数据是专指一些具有时间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常常是即时采集、即时处理或传输的。而文件压缩就是专指对将要保存在磁盘等物理介质的数据进行压缩,如一篇文章数据、一段音乐数据、一段程序编码数据等的压缩。(3)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为2:1到5:1,所以无损压缩的压缩比一般比较低。这类方法广泛应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等需要精确存储数据的压缩。有损压缩方法利用了人类视觉、听觉对图像、声音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的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较小,却换来了比较大的压缩比。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数据终端设备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