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仪表工具产品 > 专用工具 > 长度测量工具 > 直尺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直尺

微软工程师放眼

发布日期:2022-07-14 点击率:27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正式发布引发了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大战,谷歌公司也随之杀入了这场竞争之中。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终端,无论是计算机、手机还是电视屏幕,都被拉进了一个“云计算”时代的宏大叙事当中。在“云计算”的时代里,往日的IT业巨人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租用软件服务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本报记者在微软亚洲研究院采访了洪小文院长,请他向大家描述了自己眼中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未来。

  【人物名片】 洪小文

  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专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是国际公认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曾就职于苹果公司。1995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于2004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前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1 搞研发需要高情商

  新京报:在微软研究院里工作的都是“科学怪人”吗?

  洪小文:整个微软9万多职工,研究院的人数只占了1%,就像在社会中,科学家的数量也是少部分一样。

  他们不是爱因斯坦,都是普通人。不过,科研很多时候是在做梦,研究院的确会找一些对未来有梦想,能够实现梦想的人。

  新京报:他们的智商都非常高吧?

  洪小文:是不是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科研,我不敢讲。但对现实希望能更精益求精,追求梦想,这一定需要最聪明的人吗?我们的科研人员是需要一些情商的。要讲团队合作,至少要让大家喜欢和你工作。今天的互联网,大部分的软件都是针对人的,所以情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你怎么看现在很火的“云计算”概念,以及这个领域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激烈竞争?

  洪小文:“云计算”是必然的趋势。很像买房。现在呢,你可能租房就可以了,里面什么都有。“云计算”技术下,只要接到了网络,就可以得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

  有几点还是要注意的:首先,还是有很多人要买房的,资料放在别人那里,安全性怎么保证?一定还是有人会用传统的方式。有人说全球都会变成云计算什么的,我觉得这么说不负责任;另外,“公共云”和“私人云”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云”是分很多种的;第三,“云”还是要和“端”结合起来;最后,云计算里面有一些有用的服务,但只有把软件放在数据库中才能产生服务,有了软件才有内容。

  2 软件更新会快于硬件

  新京报:“摩尔定律”说硬件的更新速度为每18个月更新一次,但过去30年中,计算机理论并没有很大的突破。因此,摩尔定律将很难延续到2020年以后。这是真的吗?

  洪小文:每一行都会有瓶颈。所以应该放更多的经费在基础科学上。我觉得任何时代都需要好的突破,我个人是乐观的。今天微软在说“三块屏幕,同一片云”,指的是“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视屏幕”,“云”是“云计算”。这些东西,几年前是做不出来的。今天的手机,不但可以上网,还可以触摸。这在五年前还只是个梦想。所以说互联网只是一个基本的网络,互联网上可以做很多新的东西。基础技术的创新才能让我们继续做下去。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摩尔定律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吗?

  洪小文:摩尔定律说的是硬件更新的速度,现在还有网络和软件更新的速度。任何硬件都有物理的极限,而软件则是无形的。前段时间在松鼠会举办的科学嘉年华上,我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现在正在开发的图像软件。图像中,一个小狗在树前,你把小狗切除掉,软件可以自动把后面的背景还原了,这种技术现在一些地图软件中已经开始运用。切除的技术也很不一样,我们随便在一个物体或人上画几笔,就可以把这个物体切除掉。听上去就好像做梦一样。我个人是很乐观的。

  3 语音识别已经很准确

  新京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长主要在图像和语音处理这块,现在你们主要在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洪小文:现在研究院一个很重要的研发方向叫做“自然人机界面”的综合技术。以前是要让电脑模拟人,现在的方向则是要电脑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你。今后的人和电脑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比如如果有摄像头的话,挥手就可以交流。另外,“云计算”是很新的领域,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发展。你所有的信息、资料都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GPRS随时知道你在哪儿,可以随时向你传递你要的东西。

  新京报:你是做语音出身,这方面会有哪些突破?

  洪小文:语音合成会有很大突破。你现在随便讲任何话,我可以让电脑录下来,回头分析你的语速。可以通过模拟,制作出你所需要的新的讲话。比如周杰伦的粉丝,就可以录他的声音,然后用软件让“周杰伦”讲任何你想听的话,唱任何歌。

  新京报:中文这样复杂的语言,什么时候会出现准确率较高的语音输入法呢?

  洪小文:现在的office的中文语音输入文章,准确性可达到95%,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真正让电脑了解你讲的每一句话,区分说话时的背景和噪音,这还是需要很复杂的技术的。人讲话时会用手势,会有身体语言,人工智能中也是这样。多通道识别其实是更有意思的项目。

  4 机器就该起辅助作用

  新京报:我们会从鼠标和键盘中解放出来吗?

  洪小文:鼠标和键盘还是不错的,人有时候讲话是模糊的,比如说“把这个文档删除”,不如直接把文档拽到“回收站”里。但如果屏幕是投影在墙上的,你再用鼠标就很怪,那就可以用一些手势,空中画几笔,电脑就知道我在写什么了。所以“自然人机界面”是研究院很大的研究方向。

  新京报:这个主要借鉴哪些技术?

  洪小文:比如红外或普通的摄像头,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识别。再比如陀螺仪技术,现在很多手机有一种游戏,可以位移手机,让里面的一个球滚来滚去。两个手机要发名片,你一“甩”就“甩”过去了,就是靠陀螺仪技术。

  新京报:十年后的人工智能会是怎样的?

  洪小文:肯定比现在好,但是我相信还是会和人有一定距离。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和人下棋,吸尘器到了转角会自己转弯的程度。但自动驾驶技术,一旦遇到眼前一片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时,还是需要人的经验。搞人工智能,我们要考虑目的是什么。如果人工智能是为了“造人”,那我们人类几千几万年前就已经会了。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要造出和人一模一样的智慧呢?还是为了让电脑更好用,帮助人实现做不到的事情?从应用的角度看,机器就是该作为人的辅助。人走不快,汽车让人走得更快,这就是很实用的想法。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中国研发出世界上最聪

推荐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