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电气产品 > 工业安全产品 > 安全光栅 > 对射型安全光栅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对射型安全光栅

常用轴承的拆装方法及浅析

发布日期:2022-10-21 点击率:43

DQZHAN技术讯:常用轴承的拆装方法及浅析

摘 要:无论是轴承的安装还是轴承的拆卸,其方法应根据轴承的结构、尺寸大小严格进行,还要关注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在拆装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其方法进行。否则会给轴承的正常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1.引言

为避免给轴承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常用轴承的拆装方法。为日后进行常用轴承的拆装提供一些建议。

2.滚动轴承的拆卸

滚动轴承的拆卸,一般应在专门的轴承拉器或压床上进行(拉出或压入)。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是将轴垂直夹牢在台钳上,用低碳钢平冲(或专用打头)抵紧在轴承内圈上(不能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损坏),用手锤在对称位置依次交替均匀地打下,要防止歪斜,使轴承平稳地渐渐退下。操作时要将冲子拿稳,防止滑到保持架上损坏轴颈。

拆装的作用力尽可能施于静配合座圈上。不允许经过滚子或滚珠传递外力,应在配合较紧的座圈上加力(压入用的工具应直接顶在轴承内圈或外圈上),以避免滚动体和滚道工作表面上产生凹痕,甚至损坏轴承。若轴承内圈与轴配合有过盈,将轴承放在温度为80~90℃的机油中加热,但轴承不能与槽底相接触,因为槽底的温度超过油温,这样可能致使轴承过热。不论从轴上或孔中取出轴承,都应以拉出或压出为好,以免损坏。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因装配过盈量太大,轴承和轴咬死的现象,拆卸相当困难。当确定此轴承已经损坏,不能继续使用,而又无法取出时,可在不伤害相关零件情况下,用手锤直接敲击轴承座圈,震碎裂开,然后取下。

2.1.外圈的拆卸

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NSK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2.2.NSK圆柱孔轴承的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械拔出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上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NU型、NJ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

2.3.锥孔NSK进口轴承的拆卸

拆卸比较小型的带紧定套轴承,用紧固在轴上的档块支撑内圈,将螺母转回几次后,使用垫块用榔头敲打拆卸。大型轴承,利用油压拆卸更加容易,在锥孔轴上的油孔中加压送油,使内圈膨胀,拆卸轴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轴承突然脱出的可能,将螺母作为档块使用为好。

2.4.操笔者应戴石棉拳套,预防**。深沟球轴承用冲床推**承,任务颠簸牢靠,不损害工具和轴承。

3.滚动轴承的安装

3.1.轴承前首先应检验轴承的间隙,用手转动是否灵活;清洗并查视滚珠(柱)与滚道间是否有金属颗粒及其它异物,防止卡止损坏轴承。

3.2.安装时,轴承端面应与轴肩或孔的支承面贴紧。轴承调整的检查必须在紧固轴承盖时进行,螺栓拧紧力矩应按工厂标准,保证原配合紧度。

3.3.轴承要安装到应有的位置。外圈在座孔上有内台肩的,要紧贴内台肩;内圈在轴上有台肩的,要压实台肩。止动环、轴承卡环、挡圈、调整垫片、垫圈、调整螺母、固定螺母、锁片、轴承外盖、油封等副件,都直接影响轴承正常工作,安装都要有正确位置,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

3.4.安装中轴承外圈和座孔表面、轴承内圈和轴颈表面,涂上一薄层机油,防止擦伤,使安装顺利。

3.5.内圈在轴上安装时,若紧度过大,不要用手锤打,可将轴承放在机油中煮至100~120℃,然后迅速装入轴中。外围在座孔中安装,也不能用锤敲打,可用压力机或千斤顶压入。

3.6.安装敲打轴承时,不能用钢质件,应用黄铜棒或者硬杂木。

3.7.采用脂润滑的好处是:

不易泄漏、易于密封、使用时间长、维护简便且油膜强度高,但摩擦力矩比油润滑大,不宜用于高速。轴承中脂的装填量不应超过轴承空间的1/3~1/2,否则会由于搅拌润滑剂过多而使轴承过热。

3.8.安装中要保持清洁。仔细清洗轴承座孔,不允许有尘土和杂物浸入轴承。有固定螺母的,一定要紧固好,并加锁片;安装轴承盖时,密封垫要完整严密,固定螺母要均匀紧固。

4.冲**承座内轴承的拆卸

4.1.轴承上带有偏心套时先拧松偏心套上的锁紧螺打,然后用小铁棍插入或顶着偏心套上的沉孔,逆着轴的旋转方向打松偏心套。

4.2.柠下固定冲**承座的螺检后,将轴承和轴承座从轴上却下。在拆却轴的某一端轴承座之前,应将轴另一端的轴承座螺检松开。

5.冲**承座内轴承的安装

5.1.往轴上安装新轴承之前,必须先把轴承外套上的固定销拔掉(出厂时装入),并使轴的表面光滑干净(有的旧轴被轴承偏心套啃毛,要用砂布打磨光),并涂油防锈。

5.2.将轴承座和轴承配好(轴承座和轴承的配合面应涂润滑脂),套在轴上推至所需位置处进行安装。向固定轴承座的螺栓拧螺母时,一般先不要拧得过紧,要让轴承外圈在轴承座内能转动,等装好相对应的另一轴承座后(同时装好轴),再将两端轴承座拧紧。在拧紧螺栓前,先将轴转一二圈,让轴承自动校正调心位置。

5.3.拧紧轴承内圈上的内六角螺打。

5.4.装偏心套时,应将偏心套套在轴承内圈的偏心台阶上,并用手顺轴的转动方向拧紧,然后再将小铁棍插入或顶住偏心套上的沉孔,用锤适度击打小铁棍,使偏心套安装牢固,将偏心套上的内六角螺打锁紧。

6.轴承安装或拆卸轴承压力的注意事项。

6.1.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壳体为较松配合,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承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壳体中,压装时在轴承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的装配套管(铜的或软钢管)。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应小于轴承内径的挡边直径,以免压在保持架上。大批安装轴承时可在套管上加一手柄。轴承安装时要使轴承孔和轴的中心线重合。轴承相对轴歪斜不仅安装困难,而且会造成压痕、轴颈弯曲甚至会使轴承内圈断裂。在缺少或不能使用压力机的地方,可以用装配套管和小锤安装轴承。锤击力应均匀的传到轴承套圈端面的整个圆周上,因此装配套管受锤击的端面应制成球形。

6.2.轴承外圈与壳体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可将轴承先压入壳体中,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壳体孔的直径。

6.3.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壳体孔都是紧配合,装配套管端面应做成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套圈端面的圆环,或用一圆盘和装配套管,使压力同时传到内外圈上,把轴承压入轴上和壳体中。此种安装方法特别适用于能自动调心的向心球面轴承的安装。

6.4.加热安装,安装轴承所需要的力与轴承尺寸和配合过盈量的大小有关,对于过盈量较大的中、大型轴承常用热装的方法。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的轴承套圈放入油箱或专用加热器中均匀加热至80~100℃(不应超过100℃)。轴承外圈和壳体孔为紧配合时也可把壳体加热后装入轴承。特别是轻金属制造的轴承座在紧配合的情况下,可能因轴承外圈压入而损伤其配合表面,这时应将轴承座加热。

7.结束语

轴承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每一次拆装操作中,都需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更加关注常用轴承的拆装方法。















































































上一篇: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系统规划关键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下一篇:GE刘扬:弱电网接入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