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控制产品 > 运动控制 > 交流电动机 > 交流同步电动机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交流同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

发布日期:2022-04-18 点击率:50

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同步发电机基本相同,转子也分凸极和隐极。但大多数同步电动机为凸极式。安装形式也分卧式和立式。为了解决同步电动机的启动问题,在其转子上一般装有起动绕组。它还可以在运行中抑制振荡,故又称阻尼绕组。除了上述传统结构外,还有一种无滑动接触的爪极式转子结构。 以6极电机为例,在转轴上相向地装上两组爪形磁极。一组在爪盘上沿轴向向右伸出3个极身;另一组反向安装在右边,使爪盘上沿轴向向左伸出3个极身。 两组磁极的极性相反。磁极的外圆周表面装配后,不再象一般凸极电机那样呈圆瓦面,而是楔形瓦面,即一端的极弧较另一端长,整个转子形状如图。

励磁绕组装在两侧磁轭外缘。它产生的磁通经过N、S极间的侧向主气隙gm、转子和定子间的轴向气隙g1和g2,再经端盖和机座而闭合,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防止磁通经转轴短路,转轴应采用非磁性钢;或把转轴分成3段,中间一段为非磁性钢。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旋转部分没有绕组,也无集电环和电刷之间的滑动接触,故运行可靠,绝缘结构简单,维修也方便。但它的主磁路长且有较多气隙,使励磁所需功率增大;电机外壳有强磁性,这会引起轴承发热;而转轴也必须采用隔磁措施。因此这种电机并未获得普遍推广,只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使用,一般容量不超过几百千瓦。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尔维全系列Solef?PV